10月28日,以“创新驱动 数智赋能——共享全球农业服务贸易新机遇”为主题的2025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。广州市委常委、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,将坚持面向世界,加大开放力度,协同港澳共建更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,更好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融易富,在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中探路先行。

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。南沙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优势突出。刘炜表示融易富,接下来,将从四大方面加大开放力度:
一是强化科技引领,开启农业技术创新“加速度”。发挥南沙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平台优势,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。深耕种业科技创新,建设特色种业创新中心、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种业中外合作创新中心“三大中心”,携手港澳开展国际“商业化育种”合作,打造先进品种技术试验区。加快发展智慧农业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推动南沙全空间无人体系科技成果向农机装备领域转化,培育更多科技型农业企业。拓展国际技术合作,支持区内企业侧重发展数字化、智能化等技术类型农业服务贸易,进一步加大食用菌种、AI养猪、渔业养殖等领域技术出口,加快融入全球农业技术服务贸易体系。
二是壮大企业主体,打造农业优势产业“强集群”。发展包括设备研发制造、农产品加工制造、农产品高端消费等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融易富,延伸农业服务贸易链条。强化海洋经济支撑,立足中国第三大造船基地的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,加速构建面向全球的海洋牧场供应链服务中心、现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,支撑“海上新广东”和湾区“蓝色粮仓”建设。壮大精深加工产业,充分发展渔业外向型经济,深入推进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 试点项目,推动渔业产业园、预制菜产业园“双园”协同发展,打通“良种良养良销”水产全链条。布局发展宠物经济,擦亮中国最大热带观赏鱼集聚基地品牌,打造国际先进的观赏鱼进出口产业集聚区;携手香港共建兽医领域联合实验室,打造国际宠物社区。
三是做强开放门户,扩大农业国际贸易“朋友圈”。 2024年南沙农产品进出口总值超300亿元,成为中国最大的车厘子、榴莲海运进口口岸。每年,南沙港进出口货物总值超过1万亿元。接下来,我们将建设农产品跨境贸易示范区。提升农产品贸易能级,做大做强国际冷链物流中心、湾区粮食码头等进出口平台;充分运用RCEP规则,扩大农产品加工原材料来源,建立水果、花卉、畜禽产品、水产品、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农产品产业清单目录,进一步推进便利化通关。同时,利用农产品进出口优势,加快打造临港经济制造业园区,特别是农产品的精深加工;积极服务农业企业“走出去”,依托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综合服务基地,大力探索农业领域制度型开放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投融资服务,打造农产品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集散中心。
四是深化国际交流,打造农业文化融合“新窗口”。积极拓展南沙RCEP文商旅融合创新产业合作园功能,建设运营好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地标精品专业委员会大湾区服务中心,精心塑造城市田园风格,推动南沙的沙田文化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将南沙打造成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窗口。
“我们将通过深入实施‘五港联动’、打造‘五大高地’,将最终让南沙实现从立足湾区到跨越湾区、引领湾区,从面向世界到走向世界、融入世界的跃升,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样板区。”刘炜说道。
“我们期盼与国内外各地区、各企业共享机遇、并肩耕耘、合作共赢,为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”刘炜说道。
撰文:余妍玲
摄影:沈重光融易富
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